齐聚建材家居产业大会,百家科创企业和50家资本方都聊了啥
2019科技创新及投融资高峰论坛现场
2019年7月28日,第六届中国建材家居产业发展大会——2019科技创新及投融资高峰论坛在上海举办。百余家科技创新型企业、近50家资本方等齐聚现场,围绕家居资本和科技创新做深度探讨。乐居财经作为独家战略合作媒体参会,全方位报道本次活动。
作为本次主办方,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把脉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发掘科创领域的优秀企业,搭建科技创新和资本联姻的平台,以促进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副秘书长兼设计委员会秘书长刘原、乐居控股副总裁兼乐居家居总经理魏晓飞、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副总裁李秀秀、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轻工首席分析师屠亦婷、盛景嘉成科创基金合伙人&盛景网联集团副总裁曹志勇、德意电器董事长高德康、卡萨帝中央空调用户总经理孙宸、真家科技CEO黄三文等,就“资本助力家居 科技改变生活”展开尖峰对话。科创、投资、区块链、智能家居等成为论坛讨论关键词。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副秘书长兼设计委员会秘书长刘原
刘原:未来80%以上的项目工程将用工业化来实施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副秘书长兼设计委员会秘书长刘原认为,工业化是大家居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来会有80%以上的项目工程会使用工业化的方法来进行实施”。
他举例到,通过研究发现,用现在的技术手段进行施工,一个140平米的住宅需要14000个零部件,且容易出现质量的瑕疵,而用装配式的方法进行施工,能够把材料降低到200个品类,可以把300-400个用工量降低到60个用工量以下,工期缩短至15天,“技术转型将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和投资价值。”
乐居控股副总裁兼乐居家居总经理 魏晓飞
魏晓飞:寻找家居企业做大做强的支点
他认为,强化内功的同时也应借助外力,家居企业才能做大做强。“只顾埋头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田’,那个撬动更大规模带来发展机遇的支点,很多企业没抓住。”
他指出,5G、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能为家居行业、能为消费者带来什么?家居企业如何借助科技创新的赋能,不断升华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带来更好体验的同时,自身价值如何得到进一步放大?而科技创新型企业前期投入较大,如何获得及时持续生长的动力,无疑面临着是否有资本支撑的现实问题。
卡萨帝中央空调用户总经理孙宸
孙宸:科技创新源于与用户的交互
“所有的生产企业最关注的应是用户的体验。”他认为,应从终端用户的需求出发,思考未来产品是什么样的,或行业将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用户对空气的健康的要求很高,于此,卡萨帝设计了一个全方位、全空间、全维度的健康产品,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居室空间均有相对应的产品。另外,关于智能,目前技术普遍支持产品联网,但信号不稳定是痛点,难免断线,于此,“自联网,并且保持4G的信号”便是企业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轻工首席分析师屠亦婷
屠亦婷:市占率能否提升需看三点
首先,她讲到了上游房地产带来的机遇变化,“未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在于存量房重装的市场,到2025年左右,重装房的占比会达到40%以上,但新房未来的占比会越来越低,对于企业来讲,挑战在于如何捕捉相对比较分散的存量房和二手房装修的需求。”屠亦婷讲到。
其次,聚焦到一家企业的市占率能否提升,她认为主要看三大方面。一是消费者愿不愿意为品牌付出品牌议价,二是看龙头企业在它的供应链各个环节是否相对其他的企业有更明显的成本优势,三、是否有客单价的提升空间,从一个单品类的公司向平台型的公司转型是否成功。
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副总裁李秀秀
李秀秀:大变革时代,家居产业投资的新逻辑
从资本的角度来讲,李总认为,推动大家居产业变革有四大机会:新装饰、新材料、新物流和新零售。
具体到智能家居,其作为一个整体解决方案,李总认为,可能目前尚处在将要爆发但还没有爆发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资本将会从两点重点关注或布局,“第一,刚需高频的智能产品;第二,与我们生活场景高度关联、在智能领域当中的应用解决方案。”
德意电器董事长高德康
高德康:建材家居如何赢在工业4.0智能时代
“2018年7月1日,线上线下所有的品牌加起来362个品牌,2019年7月1号已经到了162个”。面临着厨电整合时代的到来,高德康认为产品还是核心,不管这个时代怎么变化,产品还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德意工厂是基于制造和感知,每台设备的背后都有智能终端,这个智能终端在过去是生产大数据,感知到这些大数据以后上面是应用软件,通过应用软件传递到智能终端,然后由智能终端驱动每台设备的后续运作,整个工厂得以互联互通。”
盛景嘉成科创基金合伙人、盛景网联集团副总裁曹志勇
曹志勇:未来两种企业将生存得很好
曹总看好两种企业,一个类似沃尔德,就是做科技创新的,还有一类是做路由器的平台企业,“为产业链的中上游的、为中小企业赋能,只有这些企业获得能力的提升,整个产业链才可以提升,因为80%由他们组成。”
科创企业的生存之道,曹总认为必须具备三大能力:第一,持续的融资能力,如果不具备融资能力没有未来;第二,大客户销售能力。要先变现,获得口碑,要搞定行业的大客户;第三,就是创新。
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中轻科技金融创新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武鹏?
武鹏:区块链建立了社会信任机制
“区块链解决了最主要的问题,建立了整体社会的一个信任的机制。”她认为,能够证明自己是具有含金量,从而能够达到一个自我输血的功能。只有这样做才可以真真正正的解决许多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的真正的问题,实现体系内自我输血的功能。
北京海淀区碧水云天社区是个2003年盖成的老小区,住在顶层的居民常因阳光棚漏雨忧心。该小区一住户以要做防水为由,将数十根工字钢梁和大量砂石运上楼顶垒起了砖墙,在被城管多次执法后,违建部分仍未拆除。
现场探访
楼上多了太多钢梁和砂石
7月23日,记者接到碧水云天社区居民反映,称今年5月在自家顶楼来了一位新邻居,“他一来就开始装修,到现在我们楼上已经平白无故多了十几吨东西了。”根据居民反映的线索,记者来到了位于海淀区万柳西路的碧水云天社区。
在居民所说的10号楼楼下,能看到一排整齐码放的砂石。据居民介绍,这批砂石大概有4吨左右,已经是1单元顶楼一名新业主运来的第五车了。
从楼下向上望去,明显能看到1单元右侧楼顶多出一部分结构,被围挡包裹着,里面的钢架结构裸露在外,最外侧有一部分平台式的结构已经伸出楼外。
记者随后来到楼上,被指运输建筑材料上楼的业主家大门紧闭,楼道内堆放着十几包还没有用完的材料。
居民担心
万一以后再开工怎么办?
79岁的邻居刘大爷告诉记者,这片小区是2004年交房入住的,因为弧形玻璃封胶老化,很多家邻居都出现过漏雨的情况,“隔壁这种通过盖违建来防水的行为,我们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邻居们多次希望找到这户人家进行谈判,却始终见不着本尊。直到两周前,业主们拨打城管部门电话举报,工程才得以中止。但邻居们担心,该业主会不会等“风头”过了继续施工。
城管回应
调查清楚后决定是否申报强拆
“停工后我们也多次尝试联系业主,但根本见不到人。”物业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业主给出的加盖理由是为了改善防水,但明显对楼体的承重结构造成了影响,出现了很多安全隐患。
“我们当初告诫过她不能这么盖,但对方根本不听劝阻。”工作人员表示,物业并没有权利强制业主拆除,只能从中做协调,将天台上锁并找来专人进行看管,防止工人再上去施工。
海淀街道城管执法队的队员说,对于碧水云天社区这处违建,在施工时队员还能找到业主,对其进行责令拆除和整改,但每次她都会继续偷偷施工。
“后来这家业主也进行了举报,称自己的建筑并不是违建,只是进行房屋改造,认为我们的处罚不合理。”城管队员说,该业主在6月28日被城管队员监督拆除了部分超高的违建后,就失去了联系。强拆的工作只能在申报审批后才能进行。
据介绍,目前违建的具体情况正在调查中,只有等有关部门调查清楚后才能决定是否申报强拆手续。“但肯定不会将此事放下不管的。”城管队员说。
中国的香氛市场一直存在普及率低、非标化、杂牌多等问题,几乎没有一个国产香水品牌能够从品质、味道、外观、价格等多角度满足消费者需求。
香氛行业的落后有一部分原因是消费者意识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还没有达到,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类最先应该被满足的应该是处于温饱阶段的生活需求和安全需求,因此相比香氛市场,衣食住行更是刚需,也是创业者们更愿意选择的方向。
另一部分原因是,当基础追求被满足之后,人们才会去关注消费升级,购买能够给生活带来附加价值的“小资”产品,所以香氛产品的消费主力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消费能力比较高的人群,目标客户相对较小。
综上中国香氛市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非刚需、低复购、消费群体规模小、天花板低,最主要的是有这方面消费意愿的人群太小,很少有企业愿意和市场一起成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进行市场教育。
在这样的环境下,气味图书馆异军突起,让大众意识到,国产“嗅觉经济”也可以有一番作为。气味图书馆怎样在巨头垄断的市场中崛起?怎样把握消费者心智?家居行业该借鉴什么?聚焦用户价值第十一篇,一起来拆解气味图书馆。
服务中段的最庞大消费群体
香氛市场的现状,让创业者们一度看不到未来,让国内的香氛市场,很长一段时间被欧美巨头品牌垄断,比如祖马龙、香奈儿、迪奥等。这些品牌原本就是走高端路线,加上被归类为奢侈品,需要交10%的关税、30%的消费税、17%的增值税,总体下来,香水的价格到了专柜已经翻倍,这样的高价早已超出了许多消费者的承受范围。
奢侈品牌香水价格太高,低价的国货香水品质又太差。笔者在淘宝上搜索了国货香水,平均单价在20元左右,产品外观和味道都不符合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
消费品的人群结构应该是橄榄型,一端是消费能力彪悍的高净值人群,另一端是消费能力非常弱的群体,高价奢侈品香水和低价国货香水恰好服务了两头的人群,而中段最庞大的群体,一直以来都存在断层。
气味图书馆就是精准的切入这个断层,做中端产品,让学生、年轻白领等阶层群体有能力消费并且愿意消费。50ml的香水售价285元,295ml沐浴露售价65元,295ml身体乳75元,这些价格处于中段,又是专柜品质的产品很好的弥补了市场空白。
家居行业启示录:寻找差异化,弥补市场空白
家居行业发展多年,仍然存在很多痛点,有痛点就有商机,家居企业应该深入了解顾客痛点,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找到自己的差异化,避开巨头,这在定位理论中被称为“非可乐定位法”。不同于互联网企业可以实现指数增长,家居企业多年来一直在做加法,通过一件件的产品和服务逐渐积累自身实力,所以新的企业,想在同一维度和巨头竞争没有任何优势。家居企业只能寻找和巨头的差异,做巨头触碰不到的地区、产品、服务。
目前市场上还没有出现一家“宜家模式”的家居企业,笔者认为这是家居行业中目前最有竞争力的模式,自建地产型渠道,集中流量。笔者和多位业内人士讨论,发现从业者们都很向往“宜家式”的渠道,但真正有实力建成的寥寥无几,这不只需要大量的资金实力,同时需要非常有能力的管理者操盘,把控上万种SKU背后的供应链体系。
未来随着行业的发展,也许我们会迎来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能够避开和巨头的竞争。家居企业还是要积极寻找行业的空白,找到自己的差异化定位。
用凉白开和姜丝可乐代替水土不服的薰衣草、小苍兰
国际大牌香水进入中国,除了价格之外,味道水土不服也是其无法扩大受众的原因。对于原本对香水没有消费需求的人,气味连通记忆才能刺激购买欲望,而国外的香水用到的薰衣草、鼠尾草、小苍兰等成分,中国的消费者并不认识这些花,也就不能连通记忆。国内的许多香水品牌,一直在外观、香味上模仿国外品牌,也生产中国消费者没有认知的花香调香水,同理不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气味图书馆成立于2009年,经过多年的摸索,也逐渐认清了香水的味道需要连接记忆,引起共鸣这一道理。目前香水的主要消费群体为80、90后,针对这代人儿时的记忆,气味图书馆研发了凉白开、姜丝可乐两种香型,一经推出,引爆市场。
凉白开的灵感来源于过去用铝制壶烧水的场景,带有家的熟悉记忆;姜丝可乐是80、90后小时候的治感冒良药,是伴随父母陪伴的温暖记忆,这两种香水都带有深厚的中国消费者的味道和回忆,让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能够回想起以前的幸福时光,给他们精神上的慰藉。
除了连接记忆之外,凉白开的香味也属于清冽、温暖的淡香,这种“无公害”的香味更具有普适性,即使没有使用香水习惯的人,也很容易接受。
家居行业启示录:舶来品水土不服,因地制宜的发展更为理智
凉白开和姜丝可乐的推出,给气味图书馆带来了跨越式的发展,在市场上,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日新月异,一味地追求模仿复制舶来品并不可行。
中国的家居行业同香水市场一样,存在很多外来品牌,但大多都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无印良品在中国由于价格、品质等问题频频爆雷,价格一再降低也无法挽回颓势;家得宝退出中国市场;丝涟、席梦思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进入中国之后一直保持不温不火的状态。
一方面的原因是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并没有做足功课,对中国市场的情况不够了解,进入中国后首先会面临选址问题,这需要充分了解中国各地区的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选址周围房地产市场和装修市场的现状等,才能选到适合的门店位置。世界上最大的建材卖场之一乐华梅兰,在进入中国后由于选址不当,发展受到很大阻碍。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中国的消费者对于这些外来品牌没有多少认知,品牌感很弱,加上进口的品牌都是走高端路线,定价比较高,因此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不大。
据笔者观察了解,进入中国的国外品牌,很少能够做到根据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审美等,作出差异化的产品。只有部分睡眠床垫品牌,声称自己是针对亚洲人的身体构造研发出的产品,符合亚洲人的睡眠特点,但实际的效果并没有品牌宣称的那么好。
近几年中国市场在各个行业对国产品牌都越来越友好,“进口代表品质”的时代已经过去,国外品牌进入中国,会面临非常严格的选拔和考核。过于中国的家居品牌来说,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消费群体,把握消费者心智,不能再盲目追求模仿国外品牌的设计风格。
结语:家居企业要找到差异化定位,做到精准服务
在腾讯、新浪的体系下,可以跑出头条;快手之下可以跑出抖音,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随时会有后浪拍前浪的情况出现。家居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的地方在于,家居是一个慢发展行业,渠道、工厂、供应链等环节都需要长期的积累,很少会出现短时间内后来居上的企业,也就是说,在家居行业,很难赚到块钱。
欧派家居成立于1994年,2017年于上交所A股上市;尚品宅配成立于2004年,2017年于深交所上市;顾家家居成立于1982年,2016年上证A股上市,这些老牌企业,发展了二十年才达到了上市的规模,足见家居行业发展之难,发展之慢。
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需要家居行业脚踏实地,认真积累经验和实力;另一方面告诉创业者,要找到与他们的差异化定位,做到别人无法替代,才有可能和巨头避免直接竞争。
市场上大的方向已经很难做到差异化定位,比如成品家居、定制家居、电商、供应链、设计软件等都已经出现头部玩家,笔者认为可以先从精准受众入手,服务小众人群。
举个例子,市场上某个内衣品牌,就是专门生产瑜伽内衣,服务有做瑜伽习惯的女性群体,这样精准细分的好处是,企业对小部分人群的需求把握更加准确,生产的产品和普适性品牌相比更具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
家居企业也可以从小众人群入手,比如老年人、中年高净值人群、90后新兴消费者等等,针对不同年龄曾的需求和回忆,生产有针对性的产品。这样的方式服务的人群虽然是小众的,但需求往往并不小众,服务好其中的任何群体,都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做大而全的品类没有真正的资金、技术、供应链实力,没有优秀的操盘能力,往往会导致产品质量的不合格。所以家居企业发展的关键词是“聚焦”,做市场上没有的差异化细分,或许会看到出路。
(文章来源:亿欧网)
免责声明:安家啦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