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牌加剧,家装行业乱象频发
现在人们对环保和装修污染越来越重视,通过环保政策让行业进行洗牌,虽然在淘汰劣质建材的过程中,会经历涨价、断货等问题,但这个阵痛是必经阶段,行业在深度洗牌后,市场效率会更高,行业发展也会更加健康。
家装市场暗流涌动!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家对污染的零容忍,以及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推进,一些污染严重、产能落后的建材小作坊和小厂家纷纷停产。下游建材市场的变化,很快传导到上游。
面对基装建材涨价、延供、断货的考验,家装市场则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两种景象:一边是小公司疯狂涨价后的陆续关门,一边是大型装修公司的处变不惊。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对环保的高要求和对污染的严控,导致装修公司今后无法再使用污染严重、价格低廉的原材料。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经济转型,正在倒逼装修行业进行深度洗牌。
1调查基装建材价格翻番大小公司感受不同
“您好,最近要装修吗?”“听说您刚收了房,要不要考虑我们公司,有针对咱小区专门设计的方案。”“免费测量出户型图、免费出设计方案,装修您找我。”
很多人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原来频繁接到的装修骚扰电话忽然不见了。
“已经签下的订单都做不完,还有一些客户因为先前签约的小公司跑路、涨价,现在回过头来咨询我们,更别说去拓展新的业务了。”一家大型装修公司的业务经理告诉记者,“现在根本不愁业务量”。
与大公司的淡定不同,从事装修行业20多年的个体老板褚春荣认为,小公司的日子并不好过,“最大的影响还是拿不到货(建材)”。
褚春荣来自安徽,在济南开了一家小装修公司,手下有两三个设计师和一批工人。“工人是相对固定的,但不是专职。说好听点我是老板,其实就是工头。”
9月底开始,褚春荣感受到了原材料上涨的压力。“装修材料每年都要上涨,今年涨得比较厉害。从10月份开始,我们之前常用的一些材料都出现了断货。”
褚春荣举例说,装修时每家都要用到的,之前常用的美巢品牌就出现了断货,要想寻找替代品,只能加钱购买更好的。
“9月之前付了全款的客户,我们都下单订了材料,可以保证不涨钱。但当时只付少量定金和没有付钱的,我们只能给客户推荐换好一点的。”
褚春荣表示,因为一些不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小作坊和小厂家停产,太差的材料市面上已经见不到了。
除了腻子粉,装修常用的已经从9月份的20多元涨到了目前的四五十元,价格翻了一番有余。此外,价格也翻了一番,和黄沙的价格涨幅也不小,中等粗细的沙子一袋从1.5元涨到了5元。
和面临的问题是工期延长。在小清河北路一家建材市场经营板式建材的经销商徐建一说,他的橱柜和材料主要来自吉林森工露水河E0级,随着原材料上涨,最近半年的销售价格整体上涨了15%左右。
“最近几年原材料每年都在涨,这个涨幅是合理的。”徐建一说,但是橱柜和衣柜的加工工期明显延长了。“原来一周能交货的合同,现在可能要延长到半个月甚至一个月。”
不过,原材料涨价给大公司带来的压力要小得多。11月16日,记者以装修为由咨询了两家知名装饰公司的济南分公司。
一套约100平方米的房子,装修价格在15万30万元不等,如果只是改水电、、和拆改重建墙体等基础装修,价格大约5万-8万元。
“这个价格只是上浮了12%-15%,比起三个月前一套房子大约涨了2万-3万元,而且使用了新型材料。
目前公司正是新旧材料并行阶段,之前交了定金的按照合同维持用旧材料正常施工,新签的按照新材料、新价格施工。”
该业务经理表示,由于国家严格控制一线品牌的生产量,之前45天的工期目前可能需要60天完成,但是断货现象并不存在,涨价幅度也在正常范围内。”分析建材短缺倒逼洗牌野蛮生长走到尽头
11月5日,10多名业主和供货商来到历城区嘉恒商务大厦的万朗公司追讨欠款。因为公司“停业整顿”、老板失联,讨债人将公司内部桌椅几乎搬空,“我们觉得钱很难要回来了,尽量减少点损失。”
梳理近期报道可以发现,从年初到现在,已经有实创装饰、九牛装饰等多家小有名气的装修公司负责人失联,跑路的小装修公司老板更是屡见不鲜,还有不少装修公司因为资金等问题迟迟无法开工。
2上下游洗牌淘汰落后产能,给装修行业带来的转型压力!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种现象是上下游洗牌淘汰落后产能,给装修行业带来的转型压力所致。
“以前用低价、不环保的材料来压低价格,现在这些材料生产受到限制甚至无法生产,小公司承受不了太大压力,只能跟业内协商加钱或退款,有些则干脆跑路。”
之前大中小装修公司在装修价格上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拉平。市民王先生有一套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年前大装修公司的报价是47万元,小公司报价17万元。
“当时因为不着急就没装修,现在的话只能加钱,在小公司那里最新的报价也在50万元左右了。”在签合同和预订材料方面,因为方式不同导致装修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也有所不同。
褚春荣表示,他的公司是收到客户货款再向厂商订货,如果厂商加价或断货,只能再跟客户商量。虽然也有原材料存货,但非常有限。“能尽量完成工期不至于跑路,但遇到供货不足或者原材料调整,只能提价。”
而大型装修公司业之峰的业务经理刘华表示,他们公司是客户与建材商之间的“支付宝”,收到客户货款后向建材商下订单,完工之后再进行结算。
“很多原材料我们都与国际大厂商合作,在甲醛和TVOC方面优于国标11倍,不存在断货的顾虑。第三方监理验收合格了,我们才会跟厂家结款。”
业内人士预测,经过这轮洗牌,中小公司要提升原材料质量与价格,以后在装修价格上的优势可能不再那么明显。
“也许现在还有存货,但以后很难再订到两三千元的橱柜了,这些污染大的产品以后会被市场淘汰。”前景劣质建材将遭驱逐家装乱象有望改善
今年初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强化对行业的环保督查,加之消费者对环保、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对装修行业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褚春荣认为,原材料涨价、断货只是暂时的,但接下来对供应链、调度、供给的考验,才是这个行业真正需要面对的问题。
“残酷的行业洗牌已经到来,逐步淘汰尾部的中小生产厂家,尤其是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值的企业,只保留头部企业,相对更可控。”
建材价格上涨态势已经明朗,这也对原材料生产企业和供应商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只有加速产业升级转型,才能实现原材料行业与装修产业的双赢。
“我们很多中小型原材料生产企业都是小作坊,本身规模不足,工艺水平欠缺,能源消耗过大,再加上环保设备跟不上,环境污染不达标,被关停也是早晚的事。”褚春荣对未来的变化心知肚明。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长20%以上,利润同比增长15%左右,并且利润增幅大于产量增福,企业效益有所提升。与之相比,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形势日益严峻,行业转型迫在眉睫。
刘华表示,“以前很多用污染大的建材装修的房屋,在两至三年内的甲醛释放量大,对人体健康有极大伤害。
现在人们对环保和装修污染越来越重视,加上很多人装修后需要尽快入住,还有为了结婚而装修的,所以对环保型建材的需求量势必增加。”
“目前来看,行业洗牌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在这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导的经济转型潮流中,阵痛是必经阶段,而洗牌后市场的效率会更高,行业发展也会更健康。”
雪球网资深分析师千寻表示,供给侧改革驱逐落后产能,使供小于需。不仅装修行业在洗牌,作为装修行业基石的原材料产业,同样需要加速优化产业布局,规范产业环境,顺势转型从而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轮深度洗牌过后,装修市场的劣质建材将遭到彻底驱逐,各装修公司的价格差距会逐渐拉近,市场比拼的将是内在文化和服务能力。”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与此同时,这些年来家居装修市场的乱象有望得到一定程度遏制。
(来源:中华整木网)
近年来,、企业纷纷向其他相关产业跨界,扩大自己的产业发展方向,已有不少企业已跨界成功,向全屋定制行业发展。目前这股“跨界风”吹到了行业,各大品牌已经将触角伸向其他领域。
综观当下,我国门窗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不仅仅只是国内门窗企业,还包括国外门窗企业,可见市场竞争相当激烈。面对白热化的市场竞争,门窗企业迫切成功突围市场,于是纷纷联合相关产业的力量形成“保护伞”,以壮大自身的实力。当前,门窗企业竞争的覆盖范围已经从本行业向外延伸,门窗行业跨界蔚然成风。然而跨界是唯一发展的出路吗?其实不然,保证质量与创新才是门窗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点。
门窗跨界助力发展,多元化发展势在必行
在跨界蔚然成风的当下,各大品牌纷纷在竞技场上演了“跨界”大戏,未来门窗行业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不是某个企业说了算,而是受到大环境影响。业内人士称,在门窗产业经营不错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对别的领域投资。不止是门窗行业,这种发展可以说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体量够大的门窗企业未来容纳更多项目,必然会考虑多元化的发展。
通过跨界延伸产品线的多元化发展方式,不仅为门窗品牌带来更多利润增长点,从经营战略的角度上讲,跨行业整合不仅能够分散商家的经营风险,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规避某一行业未来的市场波动,给商家带来巨大的影响和损失,而且还能够增加利润增长点;另外,还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合理优化的解决方案,从产品的角度来看,跨行业整合后,庞大的产品集群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可以为商家聚集更多的客户资源。
竞争激烈跨界不易,门窗跨界需量力而行
门窗行业频繁出现跨界的情况与企业不断追求产值的提高以及对市场利润的扩张需求分不开。然而,想要实现成功跨界发展并不容易,门窗企业就要在设计、生产、销售、安装、客服、营销等诸多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除此之外,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变化行业竞争从产品价格的低层次竞争进入到品牌、网络、服务、人才、管理以及规模等构成的复合竞争层级上。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之下,门窗企业是做专还是做大,需要量力而行。
保证质量的前提,才能去谈“跨界”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懂得享受生活,对居住的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美观、实用、环保各种要求提上市面,对价格的关注相对没那么重要。对于门窗来说,消费者对其品质的要求愈加严格,因此门窗企业产品的质量才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而门窗企业应该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
门窗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在追求一定利益的同时,也应该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不应该忽略了诚信经营的理念,应该杜绝那些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行为,如此一来,门窗企业的产品质量就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了。对于门窗企业来说,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才是门窗企业的生存之道,只有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才有资格去谈其他,也只有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门窗企业才能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跨界不是唯一出路,创新发展才是关键
国内门窗企业的创新能力处在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主要表现在同质化现象严重,大家都在一个“抄袭”的环境中徘徊。诚然,同质化的主因仍是创造力低下,创新水平低,跟不上社会更新速度。门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因为创新成本高、原创设计力量缺乏等原因导致同质化现象。
然而门窗企业想要赢得市场份额,必须进行创新,跳出同质化怪圈。从过往的经验来看,最成功的门窗企业蓬勃发展往往都是基于产品创新,企业将创新作为基本策略,实现收入、市场股份和顾客忠诚度等方面的增长。可以说,创新发展助力门窗企业增长利润的关键一步。因此,门窗企业不应当只想着跨界去发展更大更多的市场,而是把产品创新做好,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门窗产品,这样才会赢得更大更多的市场。
后记:
我们都知道,质量是企业的根,创新是企业的活力源泉,如果门窗企业一心只为利益而谋发展,将产品质量与创新抛诸脑后,那么这样的门窗企业的发展必定是不长久的。当前“跨界风”盛行,门窗企业想要发展得更好,跨界也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方向,但跨界是有前提的。门窗企业只有把质量和创新抓好,才有资本去谈跨界发展,也只有把质量和创新抓好的前提下,门窗企业进行跨界发展才能够成功,才能经久不衰。
(来源:家居热线)
免责声明:安家啦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