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2018营收超32亿,同比增长11%
4月23日晚间,蒙娜丽莎发布了2018年财报,总营收为32.08亿元,同比增长11.02%;净利润为3.62亿元,同比增长20.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26亿元,同比增长14.24%。
目前,蒙娜丽莎仍以高品质建筑陶瓷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分为陶瓷砖、陶瓷板、薄型陶瓷砖三种类型,其中,陶瓷砖产品可分为瓷质有釉砖、瓷质无釉砖和非瓷质有釉砖三类,其主要客户为大型建材经销商和知名房地产开发公司。
2017年12月19日,蒙娜丽莎正式在深交所上市,当时其招股书显示拟募集资金15.08亿元,资金将用于超大规格陶瓷薄板及陶瓷薄砖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等绿色智能制造方向。
在2018年年报中,绿色生产制造、绿色应用与环保治理成为了蒙娜丽莎发力产品生产制造的关键词,尤其是在对干压陶瓷薄板和配套的绿色化、艺术化、智能化生产工艺升级、建筑陶瓷薄型化的应用等方面,均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实现建筑陶瓷产品的传统应用领域的突破。
(图为蒙娜丽莎2018年各项业务营收占比)
截至2018年底,蒙娜丽莎建筑陶瓷制品制造业务占总营收比重为99.77%,其他业务占比为0.23%。从蒙娜丽莎2018年的产品收入结构来看(见上图),蒙娜丽莎在陶瓷产品生产方面仍然以瓷质有釉砖、瓷质与非瓷质无釉砖为主。2018年,蒙娜丽莎的瓷质有釉砖营收为16.5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31.18%,陶瓷板、薄型陶瓷砖业务则增长了37.27%,其余几项产品收入均遭遇了4%-38%等不同程度的下降。
1?积极推行绿色环保制造升级
2018年,陶瓷行业迎来了较大的行业变化,比如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提升、新渠道模式快速崛起、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等等,导致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
在这一年,伴随着精装修、装配式建筑新政的下发等行业背景,蒙娜丽莎从产品生产制造角度出发,加大了技术改造力度,具体表现为两点:1)子公司绿屋建科加大了陶瓷薄板在幕墙领域装配式建设领域的市场应用;2)与其他行业实现跨界合作、进军岩板家居领域,推动定制模式的发展。
2?筹建第三个生产基地,总投资不低于10亿人民币
2018年4月,子公司蒙娜丽莎投资与藤县人民政府签署陶瓷生产项目合作意向书,筹建蒙娜丽莎公司第三个生产基地。在报告期内,蒙娜丽莎还加大了投资力度,通过在藤县新设两家全资子公司投资建设“藤县蒙娜丽莎陶瓷生产项目”,拟建设生产效率高、智能化程度高的现代化生产线,两家公司已完成工商登记手续。据悉,该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0亿元。
另外,蒙娜丽莎于报告期内在品牌营销和内部管理方面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比如,升级终端门店、加强智慧门店终端推广系统和设计云平台等工具的应用,完善内部组织架构并整合优势资源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11月,蒙娜丽莎全资子公司蒙娜丽莎投资与广东橙家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增资协议》,协议约定,蒙娜丽莎投资作为橙家科技增资项目的投资方之一,以现金向橙家科技投入1500万元,认缴橙家科技部分新增注册资本。2019年3月14日,橙家在碧桂园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联合包括蒙娜丽莎在内的十大品牌成立“百分诚信联盟”。从蒙娜丽莎与橙家的牵手来看,行业内的战略合作方式正在不断升级。
据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1265家规模以上建筑陶瓷企业,137家企业退出历史舞台;实现营收2993.48亿元,同比下滑28.09%;实现 利润总额176.05亿元,同比下降33.57%;陶瓷砖产量90.1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1.2%。这几个数据的同比下降意味着行业渠道多样化导致的市场竞争力度正在不断提升,营销成本、生产制造成本的不断攀升也将使建陶行业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
不过,在行业环境趋于更复杂、更严峻的背景下,建陶行业仍然存在两点机遇:一是在渠道多样化的基础上增加销售渠道的覆盖面,二是高端产品、个性化产品以及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仍然将不断提升。因此,拥有更好的技术、更强的生产能力以及更广的市场布局的企业,将有可能在新一轮的市场搏杀中提前找到自己的位置。对于蒙娜丽莎而言,同样如此。
在2018年年度报告中,蒙娜丽莎指出,2019年将以“大瓷砖、大建材、大家居”为发展战略,并坚持朝着品牌化、高端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快推进募投项目的实施和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这或许能帮助它稳住增长颓势。总的来说,大家居行业未来可期,至于谁能够先跑出来,还得用“事实”说话。
免责声明:安家啦家居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